聚焦本土资讯 深耕生活服务  做好舆论引导 助力创新发展 商务部  国际商报社  中国商务新闻网 投稿邮箱:956988773@qq.com
 
 
 
新闻热线:13281875696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商务>>电商.科技>>达州:科技解锁 赋能农业绘“丰”景
达州:科技解锁 赋能农业绘“丰”景
【2025年04月18日】 【来源:达州日报】 【作者 :陈纬 郑俊 李彦达 赵曼琦 张浩】【浏览:5985次】

     春意盎然,农事繁忙;强农兴农,科技先行。当前,科技正成为达州解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密码。从设备更新到技术赋能,从特色农业到数字田野,科技按下农业生产“快进键”,为千里沃野注入强劲动能。

     科学管护

     玉米亩产提高

     在达州东部经开区安仁乡严马庙村玉米种植基地,农户在农技人员的指导下,有序开展施肥、除草等管护作业。

     达州东部经开区安仁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技人员梁远定正在指导农民对地里的玉米施肥:“丢肥料的时候不要丢得太近,不要太多。施好肥过后,就要用泥土把它覆盖好。”

     当地种植大户周国发告诉记者,他开了110多亩撂荒地种植玉米,种子是乡政府提供的产量比较高的“辰丹118号”,亩产能达到八九百斤。

     “目前,安仁乡玉米种植面积已完成5000亩,免费发放玉米种子2.5吨。当前正值大春生产关键时期,我们组织农技人员到各村进行指导服务。”达州东部经开区安仁乡副乡长聂孝洪说。

     据了解,达州东部经开区建立“专家包片+技术到田”服务体系,常态化开展玉米育苗、种植、管护等全程技术指导,筑牢“金色”粮仓。今年,当地种植玉米约7.49万亩,预计总产量达3.35万吨。

     科学生产

     茶叶品质改善

     在达州东部经开区,科技让大春生产跑出“加速度”。而在开江县,机械化作业则让当地的茶产业发展更具优势。在广福镇福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3000余亩茶场郁郁葱葱,达到春茶采摘顶峰。

     “我们现在采的两叶一芯的‘口粮茶’,一天的鲜茶收购就是6000多斤,4斤半左右的鲜茶制1斤干茶,我们一天的干茶就有1000多斤。”开江县广福镇福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邓秀玲说。

     如何在老赛道抢占新市场?今年,福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提升生产工艺,生产出来的茶叶品质明显改善。购买的新设备也已安装到位,即将投用。

     开江县广福镇福龟茶叶种植专业合作社总经理丁召亮告诉记者,合作社新设备投用以后,同样的鲜叶生产出来的茶叶形状大大不同,更好看,价格也会翻番,并且劳动成本大大降低,生产效率大大提高,1万斤鲜叶老设备需要10人以上24小时不停运转才能加工完成。使用新设备,4个人12小时就可以搞定。

     科学种植

     萼贝效益提升

     用机械代替汗水,让智慧成为新肥料。智慧农业科技支撑不断加力,让特色产业有“智”更有“质”。今年,万源特色产业萼贝立体化种植技术取得新突破。在万源市蜂桶乡让水坝村中药材种植基地,新建成的自动化育苗大棚与种源繁育基地已全面投入使用。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育苗基质与之前所使用的育苗基质相比,出苗率以及生长量有很大提高。”万源润雨中药有限公司工程技术中心主任聂晓彬说。

     科技为翼,萼贝活力“贝”增。新投用的育苗大棚和繁育基地科技感拉满,配备有端面遮阳和电动外遮阳系统、降温系统、水肥一体化系统、物联网系统等,可对光照、温度、水分、湿度等进行精准把控,实时掌握萼贝的生长情况。通过立体化种植,当地萼贝的保苗率提升至90%。

     万源润雨中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晓黎告诉记者,下一步,公司将通过智能算法与数据分析,进一步优化立体化种植模式,让种植方案更加科学、高效,使其能更好地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全方位提升产业效益。(陈纬 郑俊 李彦达 赵曼琦 张浩)

【责编:鲜小波】
免责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农商法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农商法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新农商法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新农商法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新农商法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商法治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电话:15884984021  联系邮箱:956988773@qq.com

 
 
广告推广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网友掠影
 软文专区  

 

 
 
 
关于我们 | 人员公示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免责申明 | 网站备案查询 | 域名证书
新农商法治网 ICP备案号/许可证号:蜀ICP备19033446号-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4698号    四川新农商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