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本土资讯 深耕生活服务  做好舆论引导 助力创新发展 商务部  国际商报社  中国商务新闻网 投稿邮箱:956988773@qq.com
 
 
 
新闻热线:13281875696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区县乡镇>>开江县永兴镇:万亩沃野绘丰景
开江县永兴镇:万亩沃野绘丰景
【2025年01月08日】 【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作者 :】【浏览:6076次】

     新农商法治网四川达州讯  粮食稳则天下安。2024年以来,达州市开江县永兴镇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守牢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和粮食安全“两条”底线,始终把粮食安全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第一保障、第一要务,主动担责、积极作为,全力构建“山上花果飘香、山下田米水乡”的特色现代农业发展格局。

微信图片_20250108181825.jpg

     守牢耕地基本盘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基”。永兴镇始终坚持把农田建设作为推进乡村振兴、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以“长牙齿”的硬措施,全面压实各方责任,守牢耕地保护红线,筑牢粮食安全底线。

微信图片_20250108181808.jpg

     提质增效,粮田变“良田”。该镇充分利用整治撂荒地契机,新改造高标准农田1000余亩,土地开发158亩,耕地恢复235亩,将中低产田变成肥田沃土,全面补齐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与此同时,还大力推进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了永南路改扩建,因地制宜修建产业路、山坪塘等,为粮食高产、稳产、均衡增产奠定了基础。

     如今,永兴广袤的田野间绿意盎然、生机勃勃。连片分布的高标准农田,纵横交错的产业道路,共同构成了一幅美丽的乡村田园画卷。

微信图片_20250108181814.jpg

     夯实种粮压舱石

     春种,夏耘,秋收,冬藏。永兴镇全面强化现代农业支撑,抓好粮食生产耕、种、管、收全过程服务保障,新发展“稻田+”300亩,培育县级现代粮油园区1个、种粮大户15户、规模面积1669.51亩,引领企业不断释放“红色生产力”。

     为全面盘活村级闲置土地,让田土不撂荒,永兴镇箭口垭村种粮大户向建明积极承包土地100余亩,推动农业规模化经营,如今的他,已经获得达州市“十佳”种粮大户荣誉称号,成为了一名新农人。

微信图片_20250108181821.jpg

     点上突破,才能高效推动面上出彩。该镇认真做好示范基地建设,建设有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千亩示范片1个、打造玉米、水稻高产攻关方各1个,单产分别达713.89公斤/亩、800.25公斤/亩,油菜单产214.59公斤/亩,实现玉米、水稻、油菜三个单产全县第一,油菜单产全市第三。2024年粮食作物播面达6.75万亩,油料作物播面达2.26万亩。

     全力做好农业增值大文章,持续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不断延伸农业产业链。该镇党委副书记张登博说道,将持续围绕现代农业体系构建,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运作模式,贯通粮油、桃李橘柚等农副产品“产加销”全链条延伸、全要素闭环,让“接二连三”更有质效,切实将产地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力争2025年新发展“稻田+”产业1100亩、订单辣椒1000亩,争创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个。

     把牢技术支撑点

     为加强技术指导,该镇以村(社区)为单位成立11支技术服务队伍,每组落实1名包村领导、1名驻村干部、1名农技人员,为群众提供指导服务。“我们在大春、小春生产阶段,全时段、全过程、全方位提供农技服务,目的就是让群众有好的收成。”永兴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杨玉祥介绍。

微信图片_20250108181829.jpg

     扎实培育模范带头,抓实高素质农民培训教育,定期邀请农技专家进行田间授课、技术指导,积极动员“田专家”“土秀才”深入田间地头,帮助群众解决各类种植技术难题。去年以来,已累计开展培训8次,培训1500余人次、解决各类问题100余个。

     与此同时,永兴镇大力推广“村集体经济组织+服务主体+农户”等形式,培育社会化服务主体3家,引导农户接受农业社会化服务托管等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户增产增收。2024年机收服务面积10135.13亩,其中机耕、机种、机防、机收面积2316.39亩。

     “粮食安全责任重大、使命艰巨。”永兴镇党委书记曾骅谈到,我们将切实把粮食生产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和头等大事,全力推动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定提升,以全部精力、全部感情奋力书写三农工作高质量发展新答卷,为打造更高水平天府粮仓贡献永兴力量。(永兴镇 供稿

【责编:鲜小波】
免责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农商法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农商法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新农商法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新农商法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新农商法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商法治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电话:15884984021  联系邮箱:956988773@qq.com

 
 
广告推广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网友掠影
 软文专区  

 

 
 
 
关于我们 | 人员公示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免责申明 | 网站备案查询 | 域名证书
新农商法治网 ICP备案号/许可证号:蜀ICP备19033446号-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4698号    四川新农商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