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本土资讯 深耕生活服务  做好舆论引导 助力创新发展 商务部  国际商报社  中国商务新闻网 投稿邮箱:956988773@qq.com
 
 
 
新闻热线:13281875696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商务>>食品.餐饮>>达川区三里坪市场监管所:探索错时监管机制,保南城夜市放心品!
达川区三里坪市场监管所:探索错时监管机制,保南城夜市放心品!
【2024年07月26日】 【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作者 :何勇 刘伟】【浏览:6417次】

     新农商法治网四川达州讯  7月24日夜晚,达城明朗的夜空,群星闪耀,街道繁花似锦。达州市达川区三里坪街道花溪社区的夜游神大排档,生意火爆,客人轮番上阵享受夜市美食。22:20分迎来了3位特殊客人,他们身着市场监管制服,手持公文袋。难道他们也是来消费的吗?NO,并非如此……

     “你好!老板,我们是达川区三里坪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这是我们的执法证件,今晚前来,主要是对贵店的食品安全执行情况进行夜巡,请予配合。”领队人员向店主说明了来意。

图片1.jpg

     店主热情地引领夜巡人员来到吧台附近,指着墙上的公示栏,如数家珍地介绍道:“这是我店的营业执照、餐饮服务备案证、从业人员健康证、食品安全管理制度、食品安全承诺书、食品安全监管(管理)人员、包保领导、食品安全风险分级、投诉举报渠道”等信息。

图片2.jpg

     随后,夜巡人员来到后厨,仔细查看了墙壁、天花板、门窗、地面、排水沟、操作台、食品加工用具等有无破损、霉斑、积油、积水、污垢等现象,是否远离污染源,场所和设施或设备布局是否合理,地面是否干净整洁。现场观摩了厨师的操作工艺流程是否规范,同时还关注了厨师的个人卫生。检查了刀具、菜板是否生熟分开,清点了“三防”设施数量,目测其摆放位置是否合理,评估其是否与经营规模相匹配。仔细查看了储存的食品原料是否隔墙离地,储存间是否通风,操作台上的各种食材和调料是否在有效期内,肉类食品是否感观异常。随机抽查了店主的索证索票、进销货台账、厨余垃圾的后续处理等情况。此外,冷藏冷冻设施运行是否正常,餐饮具是否严格清洗消毒,是否张贴反餐饮浪费标识,食品添加剂是否规范存储和使用以及就餐区域场所卫生状况等情况,均在夜巡人员的视野范围之内。同时,巡夜人员还围绕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的落实和经营过程中食品安全应知应会知识,向店主宣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图片3.jpg

     “你们店的食品安全整体状况较好,希望能够继续保持。不过,台账不健全、从业人员培训无记录等问题仍需引起重视。”夜巡人员现场反馈检查结果,并下达监督意见书,责令其限期整改,并要求店主后续通过微信报送整改资料,促进“少跑路、少见面”便利商户。“你们店的食品安全整体状况较好,希望能够继续保持。不过,台账不健全、从业人员培训无记录等问题仍需引起重视。”夜巡人员现场反馈检查结果,并下达监督意见书,责令其限期整改,并要求店主后续通过微信报送整改资料,促进“少跑路、少见面”便利商户。

     夜巡人员按《餐饮服务监督检查要点》完成各项检查流程后,向店主告别,精神饱满地迈向新的夜市重点场所。

     这是三里坪市场监管所自今年5月以来,全所推行一线夜间巡查、错时监管举措的一个典型案例。

     “随着夏季的来临,大排档、烧烤店等夜间经济繁荣。然而,该行业普遍存在小、散、乱、差的问题,且经营高峰时段集中在夜间,监管面临时间差,食品安全状况备受关注。为解决这一问题,达川区三里坪市场监管所主动出击,探索错时监管模式,创新推出夜间巡查工作机制,填补夜间监管的空白。”所长何勇道出了夜巡的缘由和效果。自夜巡推行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65人次,检查大排档、烧烤店32家次,下达监督意见书6份,责令整改4起,立案查处2起。

     “我们将不断完善和优化夜巡机制,扩大管控时段,减少监管盲区,防范履职风险,督促夜间经济老板主动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规范操作流程,全力确保夏季食品安全,力争将夏季夜巡打造成为达川食品安全监管的一张亮丽名片,助力‘宜美达川’放心消费。”何勇信心满满地表示。(何勇 刘伟)

【责编:鲜小波】
免责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农商法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农商法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新农商法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新农商法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新农商法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商法治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电话:15884984021  联系邮箱:956988773@qq.com

 
 
广告推广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网友掠影
 软文专区  

 

 
 
 
关于我们 | 人员公示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免责申明 | 网站备案查询 | 域名证书
新农商法治网 ICP备案号/许可证号:蜀ICP备19033446号-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4698号    四川新农商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