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本土资讯 深耕生活服务  做好舆论引导 助力创新发展 商务部  国际商报社  中国商务新闻网 投稿邮箱:956988773@qq.com
 
 
 
新闻热线:13281875696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三农>>乡村振兴>>智赋和美乡村 共襄东北振兴 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盛大开幕
智赋和美乡村 共襄东北振兴 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盛大开幕
【2024年07月12日】 【来源:十安热线】 【作者 :】【浏览:6548次】

     7月12日,“智赋和美乡村 共襄东北振兴”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在沈阳盛大开幕。活动由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指导,中国移动、中国一汽、鞍钢集团三家央企联合举办,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媒体协作。活动以“线下+线上”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展示中央相关单位定点帮扶地区优质农产品,现场发布了科技助农创新举措——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农产品区块链溯源解决方案。

1.jpeg

     亮点纷呈——消费帮扶成效显著

     开幕式上集中展示了中国移动、中国一汽和鞍钢集团三家央企的定点帮扶和乡村振兴工作成效。其中,中国移动定点帮扶的海南白沙县黎族、中国一汽定点帮扶的吉林和龙市朝鲜族、鞍钢集团定点帮扶的新疆塔县塔吉克族分别带来了各自的优秀传统节目表演,洋溢出当地乡村振兴和民族团结的幸福感。9家参展商代表上台共同宣读了承诺书,表示要带动更多农户增收致富,为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大力量。据悉,本次活动预计消费帮扶金额超过6000万元。

     国务院国资委社会责任局副局长柳长森表示,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是国资委重点打造的消费帮扶品牌活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展销脱贫地区农产品。自2023年启动以来,已累计举办10场活动,采购帮销18.06亿元。下一步,希望各中央企业持续加大消费帮扶力度,各参展商户持续完善生产经营管理,各方共同努力打造消费帮扶特色品牌。

     中国移动副总经理李慧镝表示,中国移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勇担科技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主力军,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围绕“137”工作体系,深入实施“数智乡村振兴计划”,进一步推进消费帮扶等工作走深走实,以新质生产力助推数字强农、兴农、惠农。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农业农村节目中心副召集人王世林表示,国资央企和总台同属“国家队”序列,拥有共同的初心使命,希望通过“央企消费帮扶聚力行动”,进一步加强与国资委及广大央企的深度合作,构建更加紧密的战略联盟,共同在乡村振兴的广阔舞台上展现“国家队”的担当与风采,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

     一直以来,中国移动扎实履行国资央企责任,深入实施数智乡村振兴计划,持续完善乡村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创新升级新型信息服务体系,为全国脱贫地区投入网络信息服务资金超2200亿元,宽带网络覆盖99.6%的行政村,其中,5G网络覆盖全国所有的乡镇、85%以上的行政村,打造智慧种植等5G示范项目近1500个,建设数字乡村达标村超40万个,注智赋能乡村全面振兴。持续推进各项重点帮扶举措,累计捐赠无偿帮扶资金超32亿元,累计派出帮扶干部超6000人,消费帮扶超18亿元,培训干部群众43万人次,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持续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水平。

     重磅发布——农产品区块链溯源解决方案

2.jpeg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国资央企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矢志不渝的追求。为做好消费帮扶工作,中国移动联合中国一汽和鞍钢集团一直加大创新,运用中国移动自主研发的中移区块链技术,创新研发农产品区块链溯源解决方案,在培育乡村新质生产力方面取得又一突破性成果。该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不可篡改”等特性,实现商品来源、质量等信息公开、可追溯,目前已拓展汤原大米、贵州凤冈肉牛、桦南紫苏溯源、河北金莲花、四川新龙藏雪菊等多个案例,为农民提供了产品品质认证体系,为消费者构建安心无忧的购物体验,为监管方提供便捷高效的供应链管理机制。后续,将进一步拓展农产品区块链溯源解决方案应用范围,让特色农产品卖得更快、卖得更远、卖得更好。

3.jpeg

4.jpeg

     本次聚力行动包括线上、线下两部分,线下活动于7月12日-13日在辽宁工业展览馆进行,现场展销中央部委、中央企业、地方政府、协会等43家单位帮扶县特色农产品;线上活动为期20天,广大用户可通过中国移动电商平台、鞍钢集团德邻工业品有限公司等途径下单订购。

【责编:鲜小波】
免责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农商法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农商法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新农商法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新农商法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新农商法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商法治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电话:15884984021  联系邮箱:956988773@qq.com

 
 
广告推广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网友掠影
 软文专区  

 

 
 
 
关于我们 | 人员公示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免责申明 | 网站备案查询 | 域名证书
新农商法治网 ICP备案号/许可证号:蜀ICP备19033446号-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4698号    四川新农商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