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本土资讯 深耕生活服务  做好舆论引导 助力创新发展 商务部  国际商报社  中国商务新闻网 投稿邮箱:956988773@qq.com
 
 
 
新闻热线:13281875696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市州.部门>>巴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赴结对帮扶村开展洪涝防汛救灾转移工作暨慰问活动
巴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赴结对帮扶村开展洪涝防汛救灾转移工作暨慰问活动
【2024年07月11日】 【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作者 :余树林 阿堃】【浏览:6338次】

     新农商法治网四川巴中讯  近段时间,四川省巴中市遭遇强降雨天气,一些地区部分道路房屋庄稼受损,已经启动暴雨红色预警机制,该市有些乡镇遇此强降雨导致部分民房、道路、农作物等受损严重,已经转移部分受灾群众。7月10日,巴州区平梁镇后溪沟村六组发生山体滑坡,导致五户村民住房不同程度的损毁。灾情发生后,巴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携“巴山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到挂包帮扶村协助村两委转移受灾群众,并为他们送去米面油等生活物资进行关心关爱和暖心问候。

     巴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刚一行认真听取了驻村工作队就后溪沟全村受灾情况和群众转移安置等情况的汇报。刘刚要求,该局驻村工作队和后溪沟村村支两委要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确保他们生活物资充足;要立即在全村范围内排查统计险情,发现隐患立即转移村民,并及时向上级部门报告;要及时做好应急预案和物资储备,确保灾后有序救助和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同时,“巴山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要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展现新时代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责任担当,助力巴州区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发展。

1.jpg

     在后溪沟村村委会,刘刚一行同时听取该局驻村工作队和该村村支两委当前洪涝灾害防汛工作暨受灾群众妥善解决及救灾处理基本情况和2023-2024上半年结对帮扶工作情况汇报,随后到因下雨灾情导致挂包村部分受灾群众(挂包贫困户)家专程慰问,为他们送去米面油奶、补助慰问金等急需生活物资,他们认真了解该村多名挂包户基本受灾情况,嘘寒问暖,急他们之所急、送他们之所需,鼓励受灾群众在该局驻村工作队和后溪沟村支两委支持下克服困难、救灾抢险恢复生产。

2.jpg

     慰问现场,刘刚一行对该局驻村工作队和后溪沟村村支两委2023-2024上半年结对帮扶工作及近期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据介绍,2023-2024上半年该局驻村工作队和后溪沟村村支两委在班子建设、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基层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2024下半年,巴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党组将继续支持后溪沟村建设,并在项目建设上进一步加大力度。

     刘刚表示,驻村工作队和后溪沟村村支两委要结合该村实际,突出民生优先,区分轻重缓急,尽快制定好2024-2025年度工作规划和发展总体规划。他强调,驻村工作队和后溪沟村村支两委一定要坚守共产党员底色,既要确保防汛抗旱、信访维稳、环境保护、平安建设、火灾防范、垃圾分类等底线工作得到有效落实;一定要坚守退役军人本色(原色),又要做好退役军人事务局相关基础工作,联合各乡镇退役军人优秀代表(群体)深入挖掘一线工作中革命传承、红色双拥及为群众排忧解难办实事等故事,扎实推进“各地党委政府+基层一站(退役军人服务站)”紧密协作,着力营造浓厚的“双拥模范创建+爱岗爱军+敬业奉献”崇尚氛围。

     据记者了解,近年来,巴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积极组织广大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深入乡村、贴近群众,将村、社区作为“红耀巴山”退役军人志愿服务的主阵地,将志愿服务有效融入基层。

  巴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他们主要开展“八五”普法、抗灾救援、文化传承、优抚政策、双拥宣传等活动,有效满足巴州区不同社会群体需求。实现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退役军人的身影,时时、事事、处处彰显退役军人力量,切实推动志愿服务触角延伸到基层“最末梢”,实现贴心服务“零距离”。

     “巴山红”巴州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大队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巴州区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在局党组领导指引下全力推动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下沉,实现了“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开展到哪里”,真正做到“有时间做志愿者、有困难找志愿者”。搭建村社区+志愿联动平台,广泛组织退役志愿服务队参与矛盾化解、民情联络、文明教化等服务,帮助调解大事小情,有效促进基层和谐稳定,从源头上减少了矛盾纠纷的发生,提升了地区社会稳定发展水平。

     记者从巴州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了解到,下一步,该局“巴山红”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将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助力巴州区各乡镇各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充分展现退役军人“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的精神风貌和责任担当。刘刚一行还看望慰问了结对帮扶群众和驻村工作队队员。(余树林 阿堃 文/图)

【责编:鲜小波】
免责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农商法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农商法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新农商法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新农商法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新农商法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商法治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电话:15884984021  联系邮箱:956988773@qq.com

 
 
广告推广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网友掠影
 软文专区  

 

 
 
 
关于我们 | 人员公示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免责申明 | 网站备案查询 | 域名证书
新农商法治网 ICP备案号/许可证号:蜀ICP备19033446号-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4698号    四川新农商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