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本土资讯 深耕生活服务  做好舆论引导 助力创新发展 商务部  国际商报社  中国商务新闻网 投稿邮箱:956988773@qq.com
 
 
 
2025年5月24日  星期六
新闻热线:13281875696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商务>>旅游.消费>>四川“换新”“购新”超200万件 消费者能享受哪些实惠?
四川“换新”“购新”超200万件 消费者能享受哪些实惠?
【2025年02月25日】 【来源:四川新闻网综合】 【作者 :】【浏览:6051次】

     2025年,四川省以旧换新政策迎来新一轮升级,家电、数码、电动自行车等多领域补贴细则相继落地。据商务厅数据统计,截至2月23日,四川家电以旧换新和数码产品购新补贴达206.2万件,更新需求加速释放,近期日均“换新”“购新”量达5万件以上。普通消费者能享受哪些实惠?“换新”真能落着实惠吗?这些你关心的问题,小编进行了梳理。

     家电与数码产品:家电品类扩围,补贴流程“立减化”

     2025年,四川以旧换新家电品类扩围,洗碗机、投影仪等家电均能享受补贴。全省统一采用“补贴立减”模式,消费者在销售主体购买补贴范围内产品时,通过收款设备或渠道付款,按补贴标准直接抵扣补贴金额,补贴资金由销售主体先行垫付。

1.jpg

消费者了解家电“以旧换新”流程(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补贴标准

     (一)家电类:

     1级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20%;2级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5%;没有规定能效或水效标准的产品,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5%。每位消费者每类产品可补贴1件,空调可补贴3件,每件补贴不超过2000元。2024年已享受某类家电产品以旧换新补贴的个人消费者,2025年购买同类家电产品可继续享受补贴。

     (二)数码类:

     手机、平板、智能手表手环补贴标准为产品销售价格的15%,单价销售价格不超过6000元(含),每件补贴不超过500元。对于零售价超过6000元,但优惠后达到补贴标准的产品,可给予补贴,销售主体不得另外要求消费者支付额外费用或强行绑定购买其他产品,否则视为套取补贴。

     电动自行车:仅限补贴1辆新车,最高补贴500元

22.jpg

消费者在咨询了解电动自行车促销信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25年延续实施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补贴政策,协同推进全省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行动,补贴资金使用完毕或政策实施期结束即止。

     补贴标准

     按购买的新车销售发票中价税合计金额的20%予以补贴,最高不超过500元;对交售报废老旧锂离子蓄电池旧车并换购合格铅蓄电池新车的,额外再给予100元的补贴。补贴资金四舍五入取整到十位数。

     同时,每位消费者仅限补贴1辆新车。新车销售发票中价税合计金额为扣除各类促销优惠,由个人消费者实际支付的金额。

     汽车置换、报废:新能源车最高补贴2万元,燃油车1.5万元

     汽车报废更新方面,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新车一次性补贴2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新车一次性补贴1.5万元。消费者在微信、支付宝、云闪付等平台首页搜索“汽车以旧换新”小程序进入申请页面,填写申请信息并上传所需附件即可,也可以在电脑端登录“全国汽车流通信息管理系统”网站进行申请。

     汽车置换更新方面,补贴金额为新车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中价税合计金额的8%,购买新能源乘用车新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5万元,购买燃油乘用车新车补贴最高不超过1.3万元。消费者可通过懂车帝、云闪付App进入“四川省汽车置换更新服务平台”申请页面填报申请材料。

     消费品“以旧换新”真能落着实惠吗?

     有网友担心商家会不会先涨价后打折,成为“鸡肋”。“以旧换新”能落着实惠吗?网友的问题,反映了对政策实施过程中的一些担忧。

     当下,家里有换新需求的消费者不在少数。汽车、家电、家装厨卫等耐用消费品,随着使用年限的增长,无论是在产品功能方面,还是在需求升级方面,更新的必要性都越来越大。

     四川省商务厅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月23日,四川家电以旧换新和数码产品购新补贴206.2万件,拉动消费66.1亿元,补贴10.4亿元,综合拉动效应1:6.3,即每补贴1元,拉动消费6.3元。近期日均“换新”“购新”量在5万件以上。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以旧换新惠及越来越多消费者,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为现实。

     关于网友提到的担心商家“先涨价后打折”问题,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明确,对发现存在不履行价格承诺、“先涨价后打折”等价格违法行为,以及套取补贴资金的经营主体,要第一时间取消其参与活动资格,并追缴国家补贴资金。畅通消费者举报投诉渠道,加强消费品质量监督抽查,严厉打击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旧充新、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以及伪造冒用能效水效标识等行为。

     (综合自人民日报、四川日报、川观新闻、红星新闻、封面新闻、四川观察等)

     (来源:四川新闻网综合

【责编:鲜小波】
免责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农商法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农商法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新农商法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新农商法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新农商法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商法治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电话:15884984021  联系邮箱:956988773@qq.com

 
 
广告推广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网友掠影
 软文专区  

 

 
 
 
关于我们 | 人员公示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免责申明 | 网站备案查询 | 域名证书
新农商法治网 ICP备案号/许可证号:蜀ICP备19033446号-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4698号    四川新农商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