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本土资讯 深耕生活服务  做好舆论引导 助力创新发展 商务部  国际商报社  中国商务新闻网 投稿邮箱:956988773@qq.com
 
 
 
新闻热线:13281875696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快报>>新闻快报>>全国网信系统去年关闭违法网站1万余家,关闭账号超10.7万个
全国网信系统去年关闭违法网站1万余家,关闭账号超10.7万个
【2025年02月25日】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记者 :张岗】【浏览:5996次】

     2024年,全国网信系统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厉打击各类网络违法违规行为,持续增强网络执法震慑力,切实维护网络空间清朗。全国网信系统依法对11159家网站平台予以约谈,对4046家网站平台实施警告或罚款处罚,责令585家网站暂停有关功能或信息更新,下架移动应用程序200款,处置小程序40款,会同电信主管部门取消违法网站许可或备案、关闭违法网站10946家,督促相关网站平台落实主体责任,依法依约关闭账号107802个。

     一、持续推进依法治网,依法打击各类网络信息内容乱象

     全国网信系统聚焦打击侵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网络暴力、扰乱传播秩序、破坏网络生态等违法违规行为,集中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虚假低俗网络直播、涉企侵权信息、体育“饭圈”等乱象,持续整治假冒仿冒新闻媒体、未经许可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等问题,加大对违法违规MCN机构账号处置力度,着力优化营商网络环境,及时对传播违法违规信息、扰乱网络传播秩序的网站平台和账号采取处置处罚措施。加大对正能量网络名人账号的保护力度,同时依法依约处置违法违规网络名人账号。

     针对部分网站平台对用户发布破坏国家统一、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否定英雄烈士事迹和精神、宣扬极端主义等违法违规信息未尽到法定管理义务问题,部分网站平台算法推荐服务出现法律法规禁止发布或传输信息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属地网信办分别依法采取约谈、责令改正、责令处置相关账号、从严处理责任人、罚款等处置处罚措施,对部分性质恶劣的网站平台责令暂停相关服务功能。

     针对多款儿童手表存在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等违法违规信息问题,部分网站平台搜索联想词呈现淫秽色情信息、存在网络暴力等违法违规信息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属地网信办依法采取约谈、责令改正、从严处理责任人、罚款等处置处罚措施。督促相关网站平台落实主体责任,依法依约关闭“橡果商业评论”“奇偶派”“小牛说车”“兆基弟弟”等一批发布侵害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信息的账号。

     针对部分网站平台账号仿冒权威新闻媒体、违规使用具有新闻属性账号名称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属地网信办依法采取约谈、责令改正、从严处理责任人、罚款等处置处罚措施,并责令相关网站平台落实主体责任,依法依约对问题账号作出关闭处置。同时依法关闭一批假冒仿冒官方新闻网站、未经许可开展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网站。

     二、加大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执法力度,筑牢网络空间安全屏障

     全国网信系统深入推进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个人信息保护等领域执法,不断健全制度机制、完善工作流程、加大执法力度。

     针对未履行网络安全、数据安全保护义务,未按照法律规定留存相关网络日志,未及时处置系统漏洞等安全风险,致使系统遭攻击篡改、数据泄露等违法违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属地网信办依法采取责令改正、警告、罚款等处置处罚措施,依法查处一批违法违规企业。

     针对部分App未明示个人信息处理规则、未经同意处理个人信息、未提供账号注销功能等个人信息保护领域违法违规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属地网信办依法采取责令改正、警告、从严处理责任人等处置处罚措施。指导属地网信办,聚焦扫码消费等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场景,以及人脸识别滥用乱象整治问题,依法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切实保护人民群众个人信息权益。

     针对部分具有舆论属性或动员能力的App、小程序未经安全评估即上线提供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问题,国家网信办指导属地网信办依法采取下架、下线功能等处置措施。对已完成整改的相关App及时依法复核恢复上架,推动新技术新应用健康有序发展。

     三、加强全国全网执法统筹,着力推进网络执法监督检查

     国家网信办组织召开全国网络执法与监督工作会议,持续强化网络执法统筹协调,充分发挥网络执法协调机制作用,开展数据共享、情况通报和典型案例交流,推进跨领域跨部门协调联动,进一步凝聚涉网管理部门依法管网治网工作合力,形成齐抓共管、协同联动的工作格局。

     国家网信办稳步推进网络执法监督检查,通过日常监督检查、全面自查、年度监督检查等方式,督促各地网信办以提升网络执法质量和效能为目标,以规范化、制度化、专业化为导向,全面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督促推动各地网信办加强网络执法队伍建设,落实持证上岗制度,强化网络执法人员资格管理,着力构建分级分类分层、线上线下结合的教育培训体系,持续提升全国网信系统网络执法人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切实保障国家法律法规有力有效实施。(总台央视记者 张岗)

【责编:鲜小波】
免责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农商法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农商法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新农商法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新农商法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新农商法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商法治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电话:15884984021  联系邮箱:956988773@qq.com

 
 
广告推广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网友掠影
 软文专区  

 

 
 
 
关于我们 | 人员公示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免责申明 | 网站备案查询 | 域名证书
新农商法治网 ICP备案号/许可证号:蜀ICP备19033446号-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4698号    四川新农商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巴中人才网
   
巴中人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