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本土资讯 深耕生活服务  做好舆论引导 助力创新发展 商务部  国际商报社  中国商务新闻网 投稿邮箱:956988773@qq.com
 
 
 
新闻热线:13281875696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快报>>新闻快报>>大年初三接待游客689.78万人次 春节假期过半全省文旅市场持续火爆
大年初三接待游客689.78万人次 春节假期过半全省文旅市场持续火爆
【2025年02月01日】 【来源:四川在线】 【记者 :王晋朝】【浏览:6077次】

     四川在线记者 王晋朝

     1月31日,大年初三,记者从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获悉,截至当日15时,全省纳入统计的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689.78万人次、门票收入7534.19万元,与去年同期(正月初三)同口径相比分别增长9.72%、8.83%;其中,5A级景区接待游客73.36万人次、门票收入2291.63万元,与去年同期同口径相比分别增长10.99%、11.03%。全省图书馆、文化馆(站)、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28万人次。

乐山大庙会热闹非凡。乐山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旅游热度持续递增

     游客出游意愿强烈。全省游客人次从大年三十的423.65万人次增长到正月初三的689.78万人次,门票收入从大年三十的2625.49万元到正月初三的7534.19万元。

     假期前四日,凉山西昌市建昌古城旅游景区、成都市宽窄巷子、南充市阆中古城游客人数位居前三位,分别为48.70万人次、47.93万人次、38.39万人次;自贡·中华彩灯大世界景区、青城山-都江堰旅游景区、峨眉山风景名胜区门票收入位列全省前三,分别为2989.85万元、1467.13万元、1151.25万元。

     成都博物馆、三星堆、都江堰等景区近日门票均已售罄;自贡市第31届自贡国际恐龙灯会1月30日、31日网络预售票4万张均提前售罄。

     特色文旅活动精彩纷呈

     全省各地持续推出丰富多样的新春文旅活动,浓浓年味热闹上线,吸引广大群众、游客踊跃参与。

     春节假日期间,自贡市推出以“巳巳如意·畅游盐都”为主题的年俗、年趣、年味产品,包括非遗展演、时尚潮玩等200余场特色文旅活动,带来富有“中国风”“巴蜀韵”和“盐都味”的春节体验。

     乐山市实施70余项主题文旅活动,累计惠及游客和市民超200万人次,带动住宿、餐饮等消费大幅提升。

     绵阳市新春烟火无人机秀晚会、新春灯会、“夜游涪江”、新春非遗集市、“一起来博物馆过大年”、山海幻灯中国年等全市重点活动构建数字化、智能化、沉浸式场景;“巴拿恰百龙百狮贺新春”“记忆街区乐逛绵州新春嘉年华”等特色活动助推假日文旅市场持续升温。

     南充市推出“特色活动过大年”“文艺展演过大年”等九大板块86项特色文旅活动,打响“阆中古城过大年 锦绣南充迎春天”品牌,国内外游客到南充过年成为潮流。

阆中春节老人送福送吉祥。南充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供图

     广元市策划开展文旅活动200余项,出实招奇招“宠溺”游客,黑石坡旅游区推出2025女皇故里彩灯会,剑门关景区推出“背诵《蜀道难》”“默写《翠云廊》”奖门票活动。

     文旅消费活力不断释放

     文化和旅游厅联合全川重点景区在“冬游四川”10万张景区门票大放送活动的基础上推出“蛇年贺新春”景区门票大放送活动,联动全省文旅系统以及四川日报社、四川广播电视台推出的“安逸四川玩转天府”文旅新场景新春特辑展播活动全网浏览量达3亿人次。

     各市(州)不断加强文旅融合,推出惠民措施,激发消费潜力。

     成都市发放全市所有国有A级旅游景区各5000张免费门票等文旅大礼包。

     乐山市出台“3个1000万”的文旅促进政策(发放1000万元文旅惠民消费券、统筹1000万元奖励入境旅游、设立1000万元大型营业性演出补助资金)。

     遂宁市惠民措施助推文旅消费升温。中心城区旅游专线公交延长运行时间至23:50,加密通往景区人流量集中旅游景区公交运行频次;全市机关单位停车区免费向社会全面开放。

     宜宾市开展促消费活动1052场次,冠英街区域推出“酒润三江·福至僰道”“僰道长歌”沉浸式演绎等新春系列活动,融合3D光影秀、美食集市、街区互动体验等多种元素。

【责编:鲜小波】
免责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农商法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农商法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新农商法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新农商法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新农商法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商法治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电话:15884984021  联系邮箱:956988773@qq.com

 
 
广告推广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网友掠影
 软文专区  

 

 
 
 
关于我们 | 人员公示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免责申明 | 网站备案查询 | 域名证书
新农商法治网 ICP备案号/许可证号:蜀ICP备19033446号-1      川公网安备51010502014698号    四川新农商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巴中114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