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本土资讯 深耕生活服务  做好舆论引导 助力创新发展 商务部  国际商报社  中国商务新闻网 投稿邮箱:956988773@qq.com
 
 
 
新闻热线:13281875696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综合>>网评.文学>>【网评】开江县永兴镇:深入开展“四下基层” 着力推动乡村振兴
【网评】开江县永兴镇:深入开展“四下基层” 着力推动乡村振兴
【2023年11月24日】 【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作者 :】【浏览:6531次】

     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四川省达州市开江县永兴镇紧紧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总要求,号召全镇党员干部敢于直面问题、勇于担当作为,以“四下基层”工作制度为抓手,推动党员干部扑下身子、沉到一线,解决了一大批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以全面宣讲贴近群众民心一是组建队伍讲。组织“领导干部”“银龄队伍”“田城青年”三支志愿服务队伍,开展讲台宣讲、田间宣讲、庭院宣讲,变“书面语”为“家乡话”,为基层群众常态化宣讲党的理论方针、各项惠民政策,做好政策解读和思想引导,让党的创新理论“传”入千家万户。二是丰富形式宣。积极运用“三会一课”等多种形式开展集中理论学习50余次,覆盖党员群众4000余人次,通过领导干部领学、专题研讨、自学等方式切实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改进工作作风。三是示范引领促。采取专家讲、领导示范讲、业务骨干讲、相互交流等方式,邀请住建、农业农村等行业部门学习关于本行业本系统中央、省市县的最新要求、相关制度和文件(通知)精神,掌握业务新规,更新业务知识,更好服务群众。

     以广泛调研寻找发展良策一是深入一线摸实情。镇党政班子成员深入各村(社区)开展调研活动,通过群众反映、调研走访等形式全面开展解剖式调研,全方位详细了解村党组织、党员队伍建设及作用发挥情况,同群众拉家常、话发展,认真倾听民声民意。二是多元沟通谈思想。对标新时代“五个优秀干部”标准,广泛开展思想交流会、谈心谈话会,了解干部职工思想动态,及时征求镇村干部意见建议,切实做到岗位清、责任明、任务实,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强大合力。三是矢志为民办实事。各基层党组织结合“民事村办”“跑腿代办”行动,组织党员深入群众家中,走到田间地头,了解群众需求,加强政策讲解,为群众排忧解难。今年来,已累计解决群众反映突出事项200余条。永兴镇以推动乡村振兴、改善城乡面貌、厚植为民情怀三个方面为载体,从根本上解决新时期发展机遇永兴干什么、怎么干、干成什么样的问题,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开江提供强大发展动力。

     以主动下访化解急难问题一是以机制牵引推动。严格落实信访工作各项制度,建立健全源头防控、排查梳理、纠纷化解、应急处置社会矛盾综合治理机制。深入开展诉调、警调、访调对接,积极与法院、信访、公安部门沟通,主动将纠纷隐患请进来,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等手段,疏导群众双方矛盾,回应、解决群众的合理合法诉求,为群众排忧解难、解决问题。二是以先锋力量推动。持续推行在职党员“双报到”制度,努力发挥党员参与基层治理、联系服务群众的先锋模范作用,建立党员示范岗、责任区,做实做好群众信访接待工作,让矛盾在“萌芽”阶段得到解决,为全镇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三是以服务创新推动。推行领导干部常态接访、带案下访制度,每逢“赶集日”安排一名党政领导在便民大厅公开接访,同时结合“矛盾纠纷排查”“整治群众最不满意的10件事”等活动不定期带案下访。今年以来,领导干部累计接访23人次,解决问题17件,全年共排查各类矛盾纠纷46件,化解46件,化解率为100%。

     以现场办公找准症结桎梏一是聚焦院坝议事。今年以来,累计召开院坝会100余次,参与群众2000余人次,发动群众集思广益、建言献策,收集群众咨询诉求、意见、建议共计120余条,当场回应群众关于低保、救助、土地流转、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咨询60余条,对于现场不能解决的诉求,形成方案限期解决,定期通报进度,以实干的态度和行动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理解。二是深入企业办公。加强与企业的沟通联系,积极做好企业帮扶工作,主动深入辖区企业、在建重点项目,宣传相关惠企政策,针对企业生产所存在的问题,现场协调解决。截至目前,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用电、供水、招工、矛盾纠纷调解等问题22个。三是突出重点推进。大力推广开展“百姓事、现场办”活动,对于一些地方性的政策,永兴镇通过群众“点单”提前收集信息,根据群众需求,组织民政、农业农村、便民服务中心、自然资源、司法等相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专门进行现场办公技术指导,同时,以各村(社区)党群活动中心、村民聚集点、农户家为现场办公地点,明确22个固定现场办公点,定期定点为群众提供上门服务。(开江县永兴镇 供稿)

【责编:鲜小波】
免责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农商法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农商法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新农商法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新农商法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新农商法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商法治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电话:15884984021  联系邮箱:956988773@qq.com

 
 
广告推广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网友掠影
 软文专区  

 

 
 
 
关于我们 | 人员公示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免责申明 | 域名证书 | 网站备案查询
新农商法治网 ICP备案号/许可证号:蜀ICP备19033446号-1  四川新农商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巴中114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