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商法治网四川巴中讯 文明出行、文明养犬、光盘行动、移风易俗、志愿活动……巴中市创建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以来,巴州区三江镇按照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要求,进一步完善常态长效机制。从细微处着眼,从小切口入手,将创文工作一抓到底、抓出成效。

补齐短板 “领头雁”诠释责任担当
“我们始终把创文作为‘一把手’工程,成立了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为组长,其他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镇级各单位负责人和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为成员的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领导小组。”三江镇相关负责人说道。
今年以来,三江镇召开了创文工作推进会10余次,创文工作难点堵点问题专题会商会2次。进行专题研究和部署,共同破难题、补短板,全力推进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
同时,三江镇按照包点位、包片区、包解决、包提升、包过关的工作机制,实行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包组、组干部包户,做到任务层层落实、责任明确到位。并要求领导靠前指挥,保证在规定时间内,高标准完成各项任务。
良性循环 “志愿红”擦亮文明“底色”
创文以来,三江镇组织志愿者们身穿红马甲,深入农贸市场、背街小巷、聚居点开展牛皮癣、堆积物、卫生死角清理,并开展环境治理和垃圾分类指导。对占道经营、车辆乱停乱放等现象进行文明劝导等系列志愿服务,以实际行动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
据了解,三江镇通过党员干部带头落实清理河道两边生活垃圾、建筑垃圾等方式,不放过任何一个卫生死角,引导广大群众自觉树立保护环境、爱护水资源,主动承担爱护河道的社会责任。并在禁渔期,开展护河禁钓志愿服务活动,对沿河垂钓者进行劝离,大力宣传禁渔对生态环境的维护,以实际行动倡导绿色文明。
近年来,志愿者们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晏阳初大讲堂,积极组织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通过持久经常的五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弘扬时代主旋律,营造优良文化环境,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群众自觉参与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形成了人与环境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
提质升级 “好声音”培育文明新风
“我们努力形成整体联动的创建格局,紧紧围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这一目标,广泛进行宣传发动,经过不懈努力,辖区内单位、群众创建参与率均达到100%。”三江镇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介绍,三江镇各单位利用电子滚动屏幕循环播放创建宣传标语,各村(社区)分别增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精神文明创建等主题内容的公益广告建设,以及村规民约、善行义举榜,合计面积达30平方米以上,进一步浓厚创建宣传氛围。全覆盖进入场镇居民家中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宣传工作,注重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源源不断地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加油助力。
下一步,三江镇将持续推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提质升级,聚焦当前创建工作中的差距短板和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将发动广大群众力量,从软硬件两方面双管齐下,在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弘扬社会正能量、加强文明建设的同时,持续提升人居环境,让文明成为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民生实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