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本土资讯 深耕生活服务  做好舆论引导 助力创新发展 商务部  国际商报社  中国商务新闻网 投稿邮箱:956988773@qq.com
 
 
 
新闻热线:13281875696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新闻>>教体文卫>>巴州区第三小学校开展“微党课进支部”活动
巴州区第三小学校开展“微党课进支部”活动
【2022年12月13日】 【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作者:马龙 杜凤鸣 李华 杨芸 】【浏览:6900次】

     新农商法治网四川巴中讯  为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扎实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校、深入人心,引导学校广大基层党员教师踔厉奋发、勇毅前行,2022年12月初,巴中市巴州区第三小学校开展了“微党课进支部”活动。

党员收看1.jpg

     学校党总支采取个人申报、组织推荐相结合的方式推选微党课宣讲人员,在三个支部中优中选优,配强“微党课”宣讲人员。同时,学校党总支邀请党总支书记、党支部书记、宣讲团成员、先进党员教师、党务工作者等人员赴各支部开展授课,确保下沉能讲、讲出实效。“微党课”宣讲提纲由宣讲人员自行准备,党支部书记负责内容质量把关。重点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结合支部党员工作岗位、年龄情况、知识结构等实际精心撰写。阐述清楚党的二十大的重大意义、鲜明主题、目标任务、实践要求和落实措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和教师学原文、悟原理,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立足当前岗位,建功新时代。

吴玉梅.jpg

     第一党支部宣讲员吴玉梅讲了题为《学思践悟二十大,踔厉奋发向未来》的微党课。她说,作为共产党员,我们应该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大精神。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更应该学深悟透二十大报告中有关教育的内容,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鲜红的党旗在教育一线高高飘扬。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我们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始终把家长和学生的需求放在心上,既要做到胸怀大局,又要做到脚踏实地。关注学生的发展,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秉承“务本求真,尚品立人”的办学理念,力争成为“心志高远、品性高洁、专业高精、情怀高亮”的现代高素质教师,切实培育“身心和谐、学力健劲、品行纯正、个性活美”的现代学子,以昂扬之志、拼搏之姿,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奋力推进“本真”教育高质量发展。

     第二党支部宣讲员余俊仪讲了题为《建功新时代,青春正当时》的微党课。她讲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对我们青年人提出了希望,他说,青年强,则国家强。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让青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党员老师们,青春是用来奋斗的。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敢想、敢做、敢担。我们每个青年要勇于在急难险重关头挺身奋斗,主动请缨,义无反顾,用担当和尽责展现新时代青年的青春风采。

党员收看4.jpg

     第三党支部宣讲员张慧在《回归教育本真,守好教育初心》的微党课中讲到:教育既是国计,也是民生,更是人民的根本利益所在。教师承担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光荣使命。只有做有担当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教育应该是有温度的。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只有我们内心充满阳光,孩子们才能才能向阳而生。要做有温度的老师,培养有温度的时代新人。教育应该是有未来的。我们对孩子的教育不能只着眼于孩子当前的成长,更应该给孩子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我们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统领,把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教育根本问题常默于心。回归教育本真,守好教育初心。

     三位宣讲员既能联系原文深入学,又能联系工作实际灵活学,做到了学以致用。全体党员在线上认真听讲,深入学习,大家纷纷表示在工作中要以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总书记殷切嘱托,以青春之力量托举未来之中国,以青春之梦想书写时代新篇章。(马龙 杜凤鸣 李华 杨芸)

【责编:鲜小波】
0
免责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农商法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农商法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新农商法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新农商法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新农商法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商法治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电话:15884984021  联系邮箱:956988773@qq.com

 
 
广告推广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网友掠影
 软文专区  

 

 
 
 
关于我们 | 人员公示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免责申明 | 域名证书 | 网站备案查询
新农商法治网 ICP备案号/许可证号:蜀ICP备19033446号-1  四川新农商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巴中114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