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本土资讯 深耕生活服务  做好舆论引导 助力创新发展 商务部  国际商报社  中国商务新闻网 投稿邮箱:956988773@qq.com
 
 
 
新闻热线:13088075697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三农>>乡村振兴>>帮扶政策稳定、帮扶力度不减 凉山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帮扶政策稳定、帮扶力度不减 凉山开启乡村振兴新征程
【2021年03月11日】 【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何勤华】【浏览:1670次】

    2月28日,在凉山州昭觉县三岔河镇三河村,驻村第一书记李凯被村民们簇拥着,争相和李凯手里的奖牌合影。2月25日,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三河村获得了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李凯代表全村到北京领奖。

    至2020年,凉山州所有贫困户脱贫,所有贫困村退出,11个贫困县实现摘帽。凉山夺取了脱贫攻坚全面胜利,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全面消除,农村群众圆了脱贫奔小康的梦想。

    李凯说,将以此荣誉为新起点,做好脱贫攻坚成果的巩固拓展,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振兴。“凉山脱贫基础还不稳固。”凉山州委主要领导说,接下来,将确保工作不断、队伍不散、干劲不减,开启全面脱贫后乡村振兴新征程。

     巩固成果防返贫

     据了解,凉山州明确规定,保持帮扶政策稳定,保持帮扶力度不减。其中,“摘帽不摘责任”是一个基本要求。和李凯一样,春节刚过,凉山州的广大帮扶干部、驻村帮扶队员就纷纷返回岗位。

     凉山州扶贫专项牵头部门将按照“摘帽不摘政策”要求,对本行业本系统的具体政策进行全面梳理,需要延续的抓紧明确,需要优化调整的抓紧研究具体实施办法,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将脱贫攻坚特惠性、阶段性的政策体系转化为“有效衔接”普惠性、长期性的政策体系。据悉,美姑县正抓紧研究编制专项规划,确保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各项重大政策、项目、举措纳入“十四五”规划。

     同时,帮扶单位也将按照“摘帽不摘帮扶”要求,保持帮扶责任不变,及时制定落实联系村、联系户发展措施,常态化开展访民情、查收入、问意愿、解急难等活动。

     此外,凉山州还建立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以收入支出状况、“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状况等为重点,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进行动态监测,开展精准帮扶。

     在就业方面,坚持外出务工和就地务工“两手抓”,确保有劳动力的脱贫家庭至少有一人就业。同时,广泛采取以工代赈方式建设涉农项目,健全乡村公益性岗位管理机制,保障无法外出务工脱贫人口就地就近就业。

     不久前,昭觉县阿土列尔村村民某色伍哈的妻子阿勇莫阿果在县城找到了一份工作,每月工资1500元,一家人都十分满意。去年,他们家搬进县城的集中安置点。

     发展产业稳增收

     近日,金阳县芦稿镇干部职工分别去到联系包扶村,开展了青花椒产业春管工作技术指导。在油房村,该镇镇长王川和村民们对去年青花椒的市场价格和行情进行了分析,并对今年的青花椒价格走势进行了研判。王川说,“芦稿是青花椒的种植大镇,而青花椒又是我们的传统产业、致富产业,只有抓好今年青花椒春管,才能助力村民们增收,助力乡村振兴。”

     油房村分为8个村民小组,有椒农396户,种植青花椒面积达3200余亩。脱贫攻坚以来,这里的村民都靠种植青花椒增加了收入。

     脱贫攻坚不仅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的面貌,也让生产方式实现跨越式提升。在凉山彝区,产业发展了,就业增加了,彝族群众的腰包也鼓起来了。2020年,凉山州贫困人口人均纯收入从2015年的2291元提高到了8884元,年均增长30%以上。

     礼州镇是西昌市莲花白的主产区,目前全镇种植莲花白5800余亩。近段时间,该镇的莲花白迎来丰产期,由于上市较早,品质高,加上皮厚耐运输,早早就远销北京、山西、宁夏、黑龙江、新疆等地。

     “我们坚持施用农家肥和生物农药,拒绝投入化学品,所以客户对我们的产品品质非常放心,吸引外地蔬菜商竞相收购。”礼州镇农业服务中心农技推广员黄萍介绍,礼州镇非常重视对农户的技术指导,从前期种子的引进、病虫害的防治、销售时的农残检测等方面都提供了大量的技术支持,大幅提升了莲花白的产量和品质。

     衔接好乡村振兴,推动产业发展,凉山各地不误农时抓好春耕春播,大力发展生猪标准化规模养殖,因地制宜加大牛羊鸡等养殖力度,鼓励和引导脱贫群众多种多养,确保耕地不撂荒、圈舍不空置,积极促生产、稳增收。

     乡村治理补短板

     “十三五”期间,凉山州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让7.44万户35.32万人搬离了贫瘠之地。

     近期,凉山州对该州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攻坚成果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其中,加强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治理发展被列为一个重要内容,从解决广大搬迁群众持续增收有保障、公共服务有保障、全面发展有保障入手建机制、抓落实,帮助搬迁群众稳得住、有就业、逐步能致富。

     “现在比以前好多了。以前村里是泥巴路,现在是宽宽的沥青路,以前,孩子们要走几公里路才能到学校,现在家门口就能上学……”从大山里搬进越西县城北集中安置小区的群众阿尔果果说。

     治理有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保障。凉山州把抓好基层治理有效衔接摆在突出位置,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以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推乡村振兴。同时,做好乡村建制调整改革“后半篇”文章。凉山州将优化乡村便民服务体系,做好脱贫攻坚工作衔接,加快补齐“三农”领域短板,加强和改进城乡基层治理,把改革红利转化为发展实效。(记者 何勤华)

【责编:陈春芳】
0
免责申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 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新农商法治网。如转载,须注明“来源:新农商法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 凡本网注明 “来源:XXX(非新农商法治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新农商法治网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及时向新农商法治网书面反馈,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和理由,本网站在收到上述文件并审核后,会采取相应措施。

4. 新农商法治网对于任何包含、经由链接、下载或其它途径所获得的有关本网站的任何内容、信息或广告,不声明或保证其正确性或可靠性。用户自行承担使用本网站的风险。

5. 基于技术和不可预见的原因而导致的服务中断,或者因用户的非法操作而造成的损失,新农商法治网不负责任。

6. 如因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文章刊发后30日内进行。

7.电话:15884984021  联系邮箱:956988773@qq.com

 
 
广告推广
 
 软文专区  
 最新新闻
 点击排行
 网友掠影

 

 
 
 
关于我们 | 人员公示 | 广告服务 | 网站合作 |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 免责申明 | 域名证书 | 网站备案查询
新农商法治网 ICP备案号/许可证号:蜀ICP备19033446号-1  四川新农商在线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建议使用IE8.0版本以上浏览器及1400*900以上分辨率浏览本站
   
巴中114网